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风说说

125句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的句子精选好句

时间:2023-12-28 13:24:02

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 1、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有哪些 (1)、杜甫的《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也很有名:“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

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

1、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有哪些

(1)、杜甫的《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也很有名:“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诗歌写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描写了洞庭湖广阔无边的景色,以及自己孤苦的情怀。

(2)、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3)、一首好的咏物诗,常常达到一种“不即不离”的美学境界。既追求物的贴切逼真,又能写出物的特点,神韵,品格。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花中“清客”,因其主要在寒冷的冬天开放,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又因其亮丽孤傲的形态而被历代画家所欣赏,与兰、竹、菊并称为“国画四君子”。因梅开花极早,形象清癯,颜色浅淡,香气清雅,更具耐寒品格,亦有“雪中高士”的美誉。宋范成大《梅谱·前序》中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

(6)、从诗歌的艺术构思上来看,无疑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白梅自况,借白梅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远品格。从表现手法上来看,主要是通过对比衬托,即以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衬托出白梅的傲雪高洁。总的来说,王冕这首诗是一首咏梅的千古佳作。

(7)、说到宋代的咏梅诗人,不能不提及林逋。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便令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素有“梅妻鹤子”之称。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8)、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9)、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0)、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堂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看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11)、◆教育部发紧急通知,要求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

(12)、《菊花》 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陆游的《落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风雪的摧残,只能使它更加坚强,“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表达了自己不向权贵低头屈服的志向。

(14)、打开书卷,历代咏颂梅花的诗词俯拾皆是,数不胜数,本文仅选有代表性的诗词进行点评和欣赏。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1982年,香港《明报》曾专发了一篇社评《赞成以梅花为国花》,其中有云:“从曹孟德的扬鞭遥指梅林、诱导兵士‘望梅止渴’,到林和靖传诵千古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百年来它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结下不解之缘……”。

(17)、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18)、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19)、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2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

2、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的句子

(1)、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2)、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此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全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构思超妙。

(3)、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在一个没有阳光、不适宜生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4)、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5)、后两句别开生面,把爱梅之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借梅言志,表达坚强高洁的人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7)、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风雪的摧残,只能使它更加坚强,“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更可贵的是,它无意苦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决不留恋枝头,更不会向东君低下高贵的头颅乞怜偷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高歌一曲飘零去,自留春意在人间。

(8)、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9)、《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因此作者蕴含的意义在于: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10)、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12)、南宋杰出诗人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之他也写过很多咏梅诗,据不完全统计有120余首。最著名的是《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梅自喻,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全词主要表明了梅花的高尚情操,体现出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

(1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1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15)、《白梅》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6)、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17)、首先,诗的前两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主要描写了白梅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高洁品格。它的意思是说,白梅在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日傲然开放,从不与那争春的桃花、李花一同沾染香尘。从这里的白梅在冰雪中著此身,便可以看到它坚忍耐寒,傲雪凌霜的品格。

(18)、《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9)、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

(2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3、古诗《梅花》王安石

(1)、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2)、这首《早梅》语言平实质直,不事藻饰,意脉若隐若现,艺术美和人格美的融和合形式的质朴,感情的其淳,流露出来的诗人的高洁、孤傲的情志。

(3)、李清照好大的口气,直说世人的梅花词俗气,但读到最后一句,折得梅花,人间天上,却无人可以相寄,这是何等的寂寞?写此词时,国家蒙难,靖康之耻后诗人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夫赵明诚已逝,伉俪情深却天人永隔,孤寂之情,催人泪下。

(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骆宾王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6)、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7)、梅:果木名,蔷薇科。落叶乔木,也少有灌木。早春开花,后生芽叶。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气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黄色,味极酸。梅树多分布于中国江南一带。诗文中的“梅花”也常指蜡梅:落叶或常绿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圆柱形,蜡梅的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正值隆冬季节。蜡梅原产中国中部,其中河南省鄢陵县之蜡梅,曾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

(8)、(答案)不完全一样。(1分)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关键答对《石灰吟》所言之“志”,给3分以上)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

(10)、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11)、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12)、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13)、李白的《早春寄王汉阳》:“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全诗主要写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体现了作者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

(14)、相较之下,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俨然成了铮铮铁骨的战士,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美丽昂扬的梅花,尽显革命家的慷慨气度。由于作者心志不尽相同,因而其笔下的梅花也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但二者都选取了“梅花”作为表达自我情志的载体,托“梅”言志,使得词句内容更具感染力。

(15)、譬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写“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16)、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全词紧扣“舟中梅屏”,拟人状物反复咏叹,形神皆备,根本没有“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之病。

(17)、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18)、王维还有一首关于梅花的《杂咏》:“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全诗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体现了女主人公忧愁的情感。

(19)、解析: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20)、鉴赏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公元1226年生于江西弋阳,南宋时期的进士,那个时代著名的诗人。谢枋得少年时代就非常有才华,聪慧过人,文章奇绝;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在南宋最后刻,他坚持在一线,带领起义军在江东抗元,还一度被俘,敌人对于许下高官厚禄,可他毅然决然拒绝了,在混乱中出逃,一路往南,最后前往武夷山隐居。 这首《武夷山中》一诗中,正是写了在武夷山隐居时的经历,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4、描写梅花的诗句托物言志现代

(1)、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

(2)、王冕出身贫寒,自学成才,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一生好种梅、咏梅、画梅,所画梅花枝繁花盛,生意盎然,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6)、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赏析:

(7)、这首吟咏落梅的诗作,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这对于只求形似的六朝一般咏物诗来说,是一大发展。

(8)、《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一位描写待嫁女子心情的诗。诗分三章,每章一层紧逼一层,与诗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三复之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9)、梅开百花之先,独领天下之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以其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中国传统文人所青睐,亦成为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它还以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特征被比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10)、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11)、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13)、“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14)、我混在人群只能感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15)、简而言之,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托物言志则指诗人通过所描写的物象来表明心迹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具体来说,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具体的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往往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写景≠咏物。

(16)、因其为百花之先,战霜斗雪,于严寒中绽放,为天下报春,故为历代诗人吟咏,今择其精者,集录如下。

(17)、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此词作于元祐七年(1092),苏轼知守颍州时。一年春夜,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王夫人对苏轼说:“春月色胜于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不邀几个朋友来,饮此花下。”听了夫人的话,苏轼十分高兴地说:“我不知道夫人原来是位诗人,方才你讲的这番话,真是诗的语言哪!”于是,便邀来几位朋友,在梅花树下饮酒赏月,并取王夫人的语意,填写了这首《减字木兰花》。在这首词中,他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18)、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19)、(试题)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李清照还有一首《清平乐·年年雪里》也很有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

5、写梅花的托物言志的诗

(1)、春人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卖酒家。关于梅花借物言志的诗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3)、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如姜夔有两首咏梅词即题为《暗香》、《疏影》,此后即成为咏梅的专有名词,足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4)、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5)、《白梅》是元代诗人王冕的经典诗作之一。除了是一个诗人,他还是元代著名的画家,所以他一生酷爱种梅、咏梅、画梅。在这首诗中,王冕便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傲雪与清香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是借梅自喻,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全文无一“梅”字,却句句有梅。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冕的这首《白梅》:

(6)、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7)、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赏析:

(8)、李清照《玉楼春·红梅》也是一首咏梅佳作:“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全词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0)、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表现手法,我们以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例,陆游笔下的梅是这样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词人藉由“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的组合描写出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并以此作为下片“言志”的基础,表现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傲然不屈精神,同时流露出失意英雄孤高兀傲之志。

(11)、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12)、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13)、《红梅》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15)、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6)、“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17)、解析:诗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宋诗人林逋,在神宗末年,隐居于孤山梅岭,经常放鹤湖中,不婚不宦,肃然自适,有“梅妻鹤子”之称,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梅花又称腊梅,严冬百花凋零独自香。象征着高洁、坚贞。

(18)、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19)、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0)、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1)、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梅在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中山经》:“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亦说:“其木多梅梓。”《淮南子•览冥》说:“入榛薄,食荐梅。”

(3)、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5)、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7)、林逋是北宋的隐逸诗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此诗中“疏影横斜”两句是咏梅的绝唱。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说“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松柏影也”,与此诗相通。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9)、《雪梅》(其二)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0)、《诗经·秦风·终南》中有诗句:“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全诗主要是赞颂秦公的容颜、服饰和仪态。清代方玉润以为此诗是“美中寓戒”。

(11)、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作者虽是咏梅,实则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思想性格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2)、译文: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病梅: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

(13)、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性词人,她现存的词作中有很多对梅花的描写,被誉为“梅花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及独特的感觉状写梅花,表达了她丰富复杂的生命情感历程,达到了物我合一的诗美境界。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现存60来首词作中,完全吟咏或约略提到梅花的有17首,堪为古代女性咏梅之冠。她看梅花、赏梅花、赞梅花,沉醉于梅花的世界;她以全部身心去关爱梅花,用女性细腻和强烈的情感去感受梅花,从而写出优美清雅的吟咏梅花的词作,一扫前人附庸风雅流入俗套的习俗,使咏梅词大多数都是“非闺闱文笔自记者莫能知。”(清俞正燮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首。

(1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6)、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17)、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托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18)、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

(19)、《诗经·陈风·墓门》中有诗句:“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这是讽刺一个品行恶劣的统治者的诗。全诗用顶针及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对恶势力的鄙夷、痛斥之意。

(20)、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烈火焚烧”,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2)、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有名的,竹子是他的最爱。喜欢这首诗最后一句,托物言志,清高孤绝。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4)、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5)、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竹子,断两头,横安以为窗棂,以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