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风说说

125句表达爱国的诗句三年级下册精选好句

时间:2023-11-28 10:04:24

表达爱国的诗句 1、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

表达爱国的诗句

1、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2)、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4)、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5)、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6)、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曲》,前两句是说边关的战事不断,守卫的士兵死了很多。后两句是感概国无良将,没人能结束这场战争。

(7)、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8)、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0)、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2)、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1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锋

(14)、释义:此诗歌是为西河使而作,我知道你的报国心。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16)、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7)、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1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0)、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2、表达爱国的诗句三年级下册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2)、赏析: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力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战国.屈原.《国殇》)

(9)、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释义: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11)、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2)、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13)、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1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5)、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6)、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8)、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3、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1)、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山阙。关于爱国的短诗歌身边的祖国作者:红壁玉

(3)、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

(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0)、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11)、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12)、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14)、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15)、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16)、爱国诗篇中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当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9)、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表达爱国的诗句

(1)、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2)、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

(4)、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5)、出处:(明)于谦的《石灰吟》,经过千锤万凿之后走出深山,经受着烈火的焚烧也泰然处之,甚至将我粉身碎骨也不害怕,为了留得清白在人间;

(6)、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7)、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泊秦淮》释义: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10)、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2)、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5)、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7)、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9)、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0)、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5、李清照表达爱国的诗句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4)、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5)、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6)、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8)、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9)、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0)、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11)、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1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3)、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14)、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5)、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6)、出处:(宋)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17)、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8)、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0)、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4)、译文: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7)、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8)、作者背景: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9)、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0)、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1)、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12)、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13)、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6)、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1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18)、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陇头水》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2)、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3)、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4)、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