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104句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法则ppt精选好句

时间:2023-10-24 00:48:37

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 1、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英语 (1)、    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康德 (2)、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

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

1、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英语

(1)、    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康德

(2)、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3)、作为自然科学家,康德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为辩证法奠定了科学上的基础。1754年康德发表《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变慢的假说,后来得到证实。1755年康德发表《宇宙发展史概论》,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观点出发,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含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向认为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观点挑战。后来拉普拉斯也提出了类似的假说,后人合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

(4)、叔本华认为任何人在哲学上如果还未了解康德,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

(5)、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康德

(6)、后者从我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性开始,把我展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正的无限性,但惟有对于知性来说才是可以察觉的,而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但由此也就同时与所有那些可见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一样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结中。前面那个无数世界之集合的景象仿佛根除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的造物的重要性,这种造物在它短时间内(人们不知道是怎样)被配备了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生成的物质归还给行星(宇宙中的一个纯然的点)。

(7)、叔本华认为任何人在哲学上如果还未了解康德,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

(8)、看不懂星图的,有个简单法子找木星和土星 --十月初,每天傍晚六点半暮色降临时,在南方偏西的天空出现的第一颗星就是木星,在正南方离它不远更高一点,随暮色加深,出现第二颗星,那是土星。除此之外,这个季节的上半夜夜空没什么特别的。午夜时,猎户座会从东南低空缓缓升起,然后是著名的天狼星,天空除太阳外最亮的恒星。黎明前星空最澄澈,猎户座爬升到天顶,天狼熠熠生辉,如果那时候你恰巧醒来,不要错过这美景。

(9)、有学问,然后有先见;有先见,然后能力行。——康德

(10)、邓晓芒汉译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11)、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12)、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康德

(13)、“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段话的理解:

(14)、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道德不是以符合个人或他人的幸福为准则的,而是绝对的,即人心中存在一种永恒不变,普遍适用的道德律。道德是“绝对命令”,是“应当如此”。道德应该符合正义而不是个人幸福。但他又提出人可以感觉到意志自由,生命长存。上帝永远指导着世间万事万物,上帝万能,灵魂不死,有德之人最终能够得到最大的幸福。

(15)、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问题研究形成的相互矛盾的两种答案,人类都可以通过理性辩护来证明两种答案都是正确的。

(16)、康德的思想主要受到两个人的影响,莱布尼茨和大卫·休谟。前者代表的是唯理论,后者代表的是经验论。

(17)、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康德

(18)、康德认为,判断力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并按此将《判断力批判》分为两个部分。

(19)、“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

(20)、康德把他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他一方面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批判封建神学;一方面又批判无神论、唯物论,为神学向科学争得一席之地,试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

2、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法则ppt

(1)、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康德

(2)、“耆贤不作,声委无闻,东方文明,丧失木铎,引望南邻,无任悼念。”(蒋介石评)

(3)、中文翻译: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4)、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康德无疑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

(5)、邓晓芒汉译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6)、十八世纪的哥尼斯堡,一座庭院外的林荫道上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是会悠然走来一个身高不足五英尺,凹胸凸肚,右肩内曲,左肩下斜,歪搭着头的小矮子。他身上永远穿着一套灰色的装束,手里永远提着一支灰色的手杖,后面永远跟着一位忠诚的老仆人,永远为他准备着一把雨伞。这一主一仆是如此的守时,以致于市民们在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的同时,总忘不了趁机校正自己的手表。

(7)、   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康德

(8)、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9)、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一般指伊曼努尔·康德(拉脱维亚裔德国作家和古典哲学创始人):

(10)、此句出自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在该书中,康德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

(11)、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从不与其他词搭配的动词。康德毕生既没有过远离故土的经历,也没有过结婚生子的愿望。他只知道日复一日地沿袭着自己的时间表,简直像一部最精确可靠的机器。

(12)、☞  芳菲虽美,终有尽时;建筑之花,“芬芳”永驻

(13)、关于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有没有限制的问题,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所以没有人证明其中一个命题,也没有人可以推翻其中任一个命题。

(14)、关于上帝的存在,康德有三种论断:宇宙论的、本体论的和物理神学的。

(15)、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

(16)、康德作为德国启蒙运动的最后一位哲学家,在哲学领域中开辟出一个新的理论维度,在其之后的哲学大师黑格尔、叔本华、维特根斯坦等等,无一不受他的影响。

(17)、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18)、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康德

(19)、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20)、罗杰·斯克鲁顿(RogerScruton)哲学家、作家。19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先后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并曾兼职任教于波士顿大学,后成为自由作家。现为牛津大学访问教授(无薪)、圣安德鲁斯大学访问教授(兼职)、美国企业研究所访问学者。

3、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法语

(1)、夜深的城市灯火阑珊,夜色静谧,南方夜空挂着闪闪发亮的巨大的天蝎座,它最亮的那颗星叫心宿二。今年特别的地方在于,心宿二的东边不远有一颗极其明亮的星每晚与天蝎座同进同出,是整个夜空最亮的星。

(2)、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康德

(3)、“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

(4)、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康德

(5)、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康德

(6)、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本质,就在于他有能力用实践理性的普遍要求,去充实他的一切判断、动机和情感。

(7)、康德在三部批判巨著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类,分别对应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他认为凭感性可以认识数学,凭知性可以认识物理学,而凭理性却无法认识“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现象世界,而“形而上学” 研究的对象是“自在之物”。现象世界是世界的显现,可以认识;“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体,无法把握。他还提出了四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世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所谓上帝、灵魂和自由都是无法确知的,或者说是无法证明的。“形而上学”不能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而存在。

(8)、在后台回复“晚安”,每日送你一句箴言,伴你入眠!

(9)、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10)、   一只轻捷的鸽子分开空气自由飞翔,感觉到了空气的阻力,它或许会想象,它在真空里将飞行得更为轻快。——康德

(11)、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康德

(12)、萧伯纳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与幽默的语言风格相似,他看待人生也颇为达观:“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一定会发生。”诙谐的态度,视死亡如同叶落归根一样自然。

(13)、适意者和善者都与欲求能力有一种关系,而且就此而言,前者带有一种生理学上有条件的愉悦(通过刺激,stimulos),后者带有一种纯粹的实践的愉悦,这不仅是由对象的表象,而且同时是由主体与对象的实存被表象出来的联结来规定的。不仅对象,而且对象的实存都让人喜欢。与此相反,鉴赏判断纯然是静观的,也就是说,是一种对一个对象的存在漠不关心、仅仅把对象的性状与愉快和不快的情感加以对照的判断。但是,这种静观本身也不是集中于概念的;因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既不是理论的认识判断,也不是实践的认识判断),因而也不是基于概念、或者也以概念为目的的。

(14)、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15)、即自己为自己立法,道德律令是绝对服从由自己所立的法的,它以人为目的而普遍有效,这就是意志自律,也就是自由。

(16)、名人们的墓志铭,常被看做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谢幕演出。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仍不改本色,仿佛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去赴一场盛宴。

(17)、然而有一次,康德读到卢梭的《爱弥尔》,简直是如获至宝,不忍释卷,一连几天足不出户,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表忘了个一干二净。这是一次例外,而且是广为人知的康德的仅有的一次例外。

(18)、康德把他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他一方面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批判封建神学;一方面又批判无神论、唯物论,为神学向科学争得一席之地,试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

(19)、为了认为某种东西是善的,我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知道对象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也就是说,拥有一个关于该对象的概念。为了在它身上发现美,我却不需要这样做。花朵、自由的描画、无意图地相互缠绕而名为卷叶饰的线条,它们没有任何含义,不依赖于任何确定的概念,却毕竟使人喜欢。对美者的愉悦必须依赖于导向某一个(不定是哪一个)概念的、关于一个对象的反思,并由此不同于适意者,适意者是完全基于感觉的。

(20)、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康德

4、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出自

(1)、哲学的义务是,去除因误解而生的幻想。——康德

(2)、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康德

(3)、这里就引出了康德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先验,指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先天的知识。

(4)、借用一个朋友的话送给各位读者:“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要妥协。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

(5)、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真正的研究对象仅有三个理念:上帝、自由和永生,因此他将形而上学分为三个主题:先验心理学、宇宙论和神学。

(6)、李秋零汉译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7)、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8)、不想错过道理派的精彩推文,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9)、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

(10)、冯晓虎《学习康德好榜样》:“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

(11)、此句出自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在该书中,康德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

(12)、韩水法汉译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13)、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康德

(14)、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

(15)、德文原文:“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16)、Realfreedomdoesnotmeanthatyoucandoanythingyouwant,ratheryoucanrejectwhatyoudonotwanttodo.

(17)、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从不与其他词搭配的动词。康德毕生既没有过远离故土的经历,也没有过结婚生子的愿望。他只知道日复一日地沿袭着自己的时间表,简直像一部最精确可靠的机器。

(18)、歌德说:“当你读完一页康德的著作,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跨入明亮的厅堂的感觉。”康德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另外他还着有《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1785年)和《永久和平》(1795年)等书。

(19)、十八世纪的哥尼斯堡,一座庭院外的林荫道上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是会悠然走来一个身高不足五英尺,凹胸凸肚,右肩内曲,左肩下斜,歪搭着头的小矮子。他身上永远穿着一套灰色的装束,手里永远提着一支灰色的手杖,后面永远跟着一位忠诚的老仆人,永远为他准备着一把雨伞。这一主一仆是如此的守时,以致于市民们在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的同时,总忘不了趁机校正自己的手表。

(20)、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5、康德名言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律是什么意思

(1)、什么是明智的策略?是多面手,还是一招制敌?

(2)、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康德

(3)、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

(4)、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康德

(5)、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6)、康德的私宅是在校任教后不久才买下的,共两层。书房里摆着两张普通的书桌,墙上挂着一幅卢梭的画像。康德的私人书籍并不多,各种书加起来也不过五百本。

(7)、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8)、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

(9)、绝对律令支持非常具体的普遍接受的法则,禁止谋杀、强奸、偷盗、欺诈和不诚实,以及所有形式的专横强制。

(10)、一开始康德接受了莱布尼茨的唯理论,直到休谟怀疑主义的出现,他开始对认识论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11)、头上的星空即自然,内心的道德律即自由,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一生都在探索自然,追求自由。

(12)、尽管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他还是以哲学家的面目出现在大多数后人的心中,或者说他还是凭着哲学论着的影响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13)、尽管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他还是以哲学家的面目出现在大多数后人的心中,或者说他还是凭着哲学论着的影响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14)、然而有一次,康德读到卢梭的《爱弥尔》,简直是如获至宝,不忍释卷,一连几天足不出户,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表忘了个一干二净。这是一次例外,而且是广为人知的康德的仅有的一次例外。

(15)、版本2:“Two things fill the heart with renewed and increasing awe and reverence the more often and the more steadily that they are meditated on:the starry skie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inside me.”

(16)、一切尚属粗糙的尝试情况都是这样,在这些尝试中,工作的最主要的部分都取决于理性的应用,这种应用并不像双脚的应用那样凭借经常的练习就将自行产生,尤其是当它涉及不能如此直接地在平常经验中展现的那些属性的时候。但是,无论多么迟,在对理性打算采取的一切步骤都事先周密思考,并只让这些步骤在一种事先深思熟虑的方法的轨道上运行这一准则流行开来之后,对世界大厦的评判就获得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时与这个方向一起获得了一个无比幸运的出发点。一块石头的降落、一个投石器的运动,在它们被分解成它们的各个要素和在此表现出来的力并经过数学处理之后,最终就产生出对世界结构的那种清晰的、对一切未来都不可改变的洞识,这个洞识在进一步的考察中可以希望永远只是扩展自身,但绝对不用担心不得不倒退回去。

(17)、康德和其他无数伟大的哲学家,都是在为我们指明一条通往真理的路,但是想要掌握自然的真相(世界是怎样的)和实现自由(自我是怎样的),只能由你自己去探索。

(18)、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19)、康德的私宅是在校任教后不久才买下的,共两层。书房里摆着两张普通的书桌,墙上挂着一幅卢梭的画像。康德的私人书籍并不多,各种书加起来也不过五百本。

(20)、注:合目的性指的是达成了一种让人产生愉悦感觉的意图。

(1)、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路边看见100块钱,你会放到自己的兜里吗?

(2)、正是在这种朴素、单调的环境下,康德度过了他平凡、刻板的一生。名誉、权力、利益、爱情……,世人渴求的一切都与他终身无缘。海涅甚至下结论说: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言。康德直到八十岁时才告别人世,在当时的确是罕见的高龄了。不知道这是否该归功于他那整齐划保守而有节制的生活。

(3)、借着哲学家的眼睛我们就能全面系统地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看待社会、人生和事物,我们就能真正懂得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4)、康德创立了德国的古典唯心论,发起了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道:“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德国的唯心论的发展正是费希特批判康德,谢林批判费希特,黑格尔批判谢林的过程。而黑格尔辩证法的起点也正是康德哲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