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97句望洋兴叹造句子精选好句

时间:2023-10-05 22:43:39

望洋兴叹错误造句 1、望洋兴叹造个句 (1)、(篡夺·剥夺)“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剥夺”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去或依照法律取消,如“剥夺政治权利”。 (2)、肝脑涂

望洋兴叹错误造句

1、望洋兴叹造个句

(1)、(篡夺·剥夺)“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剥夺”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去或依照法律取消,如“剥夺政治权利”。

(2)、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3)、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________生命的解救,它让我们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________,这些足以让我们________,但是,只有持之以恒,我们才能得到精神的历练,逐渐________。

(4)、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5)、(荫蔽·隐蔽) 二者都有遮蔽的意思。不同的是:“荫蔽”原指大树枝叶遮盖阳光,宜于人们休息;“隐蔽”指借别的事物遮蔽,可以指人及其缺点,也可以指其他事物,如“隐蔽行踪”。

(6)、《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7)、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8)、(常常·往往·经常)“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示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经常”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可以构成“经常性”“经常不断”等词组。

(9)、(实足·十足) 二者都表示足,但“足”的程度不同。“实足”是实际上足够、确实足够的意思,指足数,如“今天参加义务劳动的实足五十人”;又形容数量,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如“今年他实足六十岁”;有时又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如“鲁迅实足是青年的楷模”。“十足”指达到顶点,十分充分;如“他手握重权,威风十足”“十足的理由”。

(10)、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

(11)、(而且·并且)“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分句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2)、秦牧《长街灯语·读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中叙述一事之后,戛然中止,转述他事,造成读者悬念。”

(13)、1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14)、1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15)、异:贬义词,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偏重于安于现状多指不思进取,不求进步。

(16)、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7)、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8)、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9)、异:适用于人和物,不适用于事情;多指人和事。

(20)、解析 第一空应用表让步的关联词,排除A、C。B项,“纵横驰骋”指放马奔驰,无所阻挡,形容作战英勇,所向无敌,也比喻文艺创作能尽情发挥,奔放自如。用在语段中不合语境,所以排除B。

2、望洋兴叹造句子

(1)、1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2)、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3)、(5)他学习那么好,我能做的只有望洋兴叹。

(4)、异: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三个成语语意一个比一个重。

(5)、(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6)、(34)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7)、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8)、(错误理由: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不能用来形容人)

(9)、他原以为自我很有本事,很是骄傲,当看到一连串的问题时候,他望洋兴叹了。

(10)、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按部就班:按,依照;部,门类;就,归于,班,次序。按照门类,列定次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例,遵循一定的顺序。

(11)、踌躇不前读音:( chóu chú bù qián )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造句: 她这个人总是踌躇不前,不论做什么事情。

(12)、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13)、我早想制作一个航空模型,但多次努力均告失败,只能望洋兴叹了。

(14)、异: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偏重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5)、(哀怜·爱怜·爱恋)“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对子女或晚辈;“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16)、(正确范例)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17)、《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18)、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飘洒”,飘舞着落下来。“散落”,分散地往下落。前者强调飘舞,后者强调分散。根据语境,光带像烟雾一样从大熊星座飘舞出来,用“飘洒”更恰当。②“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强调时间短,变化多;后者强调丰富,专指文献、资料等。语境中修饰的对象是“瑰丽景象”,且“时动时静,变幻莫测”,用“瞬息万变”更恰当。③“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前者适用对象是创作者,后者适用对象多是建筑、雕塑等作品。语境中用于形容大自然这一画家的技艺,用“出神入化”更恰当。

(19)、披沙拣金:披,分开。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难。蚍蜉撼树:蚍蜉,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

(20)、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3、望洋兴叹错误造句怎么写

(1)、(启用·起用) 二者都与“用”有关,但所用的对象不同:“启用”指开始使用,如“本公司公章自今年三月一日始启用”;“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如“为振兴本厂,厂部决定起用一批离退休老工人”。                                                         

(2)、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3)、(由于·自从)“由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相当于“因为”;“自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起点。

(4)、大多数人的___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___,真与美就________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__的程度。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6)、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7)、1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8)、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9)、异:坚持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坚持的意见是错误的。

(10)、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11)、应对太阳系外浩瀚无垠的宇宙,我们目前也只能望洋兴叹。

(12)、(23)看着电视上一个个优等大学的招生广告,再看看自己的成绩,他只得望洋兴叹。

(13)、(14)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14)、耸人听闻:使人震惊,故意夸张或捏造事实,强调主观目的。(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6)、1颐指气使: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他~,心狠手辣。

(17)、(牵扯·牵掣) 相同点:都有牵连的意思。不同点:“牵扯”指牵连,有联系,如“这个案子牵扯到三名领导干部”;“牵掣”有两种意思:①指因牵连而受影响或阻碍,如“互相牵掣”;②牵制,如“牵掣敌人的兵力”。

(18)、平时不注意锻炼动手能力的人,即便遇到一点小事,也只能望洋兴叹。

(19)、1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20)、第二类、对象误用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4、望洋兴叹的造句

(1)、(领会·领悟)“领会”指领略事件而有所体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精神、意图等。“领悟”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含义、道理等。

(2)、异: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反义词: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望洋兴叹造句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4)、10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5)、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6)、(合宜·合意·和议)“合宜”指合适,如“他分管这项工作很合宜”。“合意”指合乎心意;中意,如“他越看越觉得这件工艺品合意”。“和议”,动词,指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如“交战双方要求和议”。

(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8)、(因此·因而)“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

(9)、1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10)、(充斥·充满·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是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充溢”比“充满”的程度重,指装得满满的或充分流露出来,具有形象色彩,常用于书面语。

(11)、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2)、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13)、(逐步·逐渐)“逐步”指一步一步地,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14)、1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15)、(41)所以他曾在一幅摺扇上面画了一个崔判官、一个钟进士、一个张天师,三人因感到无能为力,只要望洋兴叹。

(16)、(解释):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17)、(审订·审定)“审订”指审阅修订,如“审订文稿”。“审定”指审查决定,如“审定生产任务”。

(18)、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19)、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20)、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5、望洋兴叹错误造句是什么

(1)、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2)、(一直·一向)“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一向”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

(3)、(19)做井底之蛙只会贻笑大方,多多望洋兴叹才会提升自己。

(4)、(诽谤·毁谤) 二者都指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但其程度有所不同。“诽谤”表示的程度稍轻一些,而“毁谤”表示的程度重一些。                     

(5)、(振荡·震荡) 二者都有受振而动的意思。不同的是:“振荡”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人心震荡”“声音震荡”。                                                         

(6)、(30)那到期中考的试卷,比较着自己和别人的分数,真是有种望洋兴叹的感觉啊。

(7)、(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理事物或安置人员,多指对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8)、1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9)、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0)、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1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12)、(交待·交代)“交代”:①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②嘱咐,如“他交代我们注意质量”;③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把错误罪行坦白出来,如“交代政策、交代问题”。“交待”:①同“交代”③;②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如“这条命交待了”。

(13)、(风尚·风气·风俗)“风尚”是褒义词,“风气、风俗”是中性词。“风尚”着重于“尚”,指一定时期内大家共同崇尚而流行的风气,有时包括道德品质、精神等在内。“风气”着重于习气,指现时社会上或集体中流行的、较普遍的爱好或习惯,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气。“风俗”着重于习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14)、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15)、附庸风雅:依附于有才学的人。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社交活动。(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含贬义。曲意逢迎: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16)、1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17)、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