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101句宋词精选100首精选好句

时间:2024-02-07 16:11:43

宋词 1、宋词十大名篇 (1)、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

宋词

1、宋词十大名篇

(1)、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2)、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写来极纡回缠绵,一往情深。丽而不艳,工而能曲,毫无刻画斧斫之痕。

(3)、「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浓情」无可比拟,「离恨」无以复加。天之悠悠、地之茫茫,你可知这愁思的迷离纷扬缠绕悱恻,仿佛无处不在。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5)、词的上下两阙中间到底隐藏着多少战乱下的漂泊无依,多少铁蹄下的家破人亡,我们现在没人知道,也无法感同身受。但好在这首词在以后中华的千年沉浮中活了下来。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旧还可以听着风雨,看着鸿雁南飞。天地本无情,岁月本身亦无温度,一场雨带给人的可以是“春雨贵如油”的欣喜,也可以是无尽的凄苦,个中滋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味蕾。我们所经历的的终将过去,留给岁月的,只是心里的那份记忆的余温。

(6)、明代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

(7)、第37名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8)、这首词是淳熙六年(1179)三月问,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往湖南时所作。

(9)、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10)、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年六十五岁,任镇江知府。这时,韩侂胄正筹划出兵北伐。辛弃疾积极支持,而且见诸行动,如他派人侦探金兵情况,预制万件战袍,准备在沿边地区招募万名士兵等。他希望韩侂胄等人要作好充分准备,不要蹈南朝刘义隆、王玄谟草草出兵的覆辙。词中写了这个意思,并且表示自己虽老,还能出力。据岳珂《桯史》,岳珂在对《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提出意见的同时,对这首词也提出了“微觉用事多”的批评,辛弃疾说“实中余痼”,感觉到用典故多是他的一个痼疾。用典故多诚然是作诗的弊病,但这首词用得都比较恰当,他在当时处境下所要说的话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还表达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这很能代表辛词特色的一个方面。

(11)、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12)、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13)、(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

(14)、宋词和宋画是不是绝配呢!赶紧分享给朋友,一起来领略宋词和宋画的美吧!

(15)、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7)、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1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沦陷的悲痛,对投降派的愤怒,以及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两句更说明,他同情胡铨是由于政治立场相同,政治见解相同,而不是从朋友的私交出发。

2、宋词精选100首

(1)、这首词是贺铸一生身世的感叹,词人少有大志,文武双全,品行孤高,在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却一生不得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词人感慨自已一生“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这首词写于作者因遭谗毁罢官,离开广西,经湖南北归的途中。这是一首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作者船过洞庭湖,见月光皎洁,水色澄澈,仿佛置身于白玉无暇的世界,心神为之一爽。想到自己志趣高洁,肝胆照人,觉得主观的精神境界与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心通神会,相映成趣。随着想象力的自由飞翔,作者似乎暂时忘却了官场的烦恼。正如宋魏了翁所说:“‘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宾客万象时,讵知世间有紫微青琐(官署衙门)哉!”(见《绝妙好词笺》引)。

(4)、宋词发展的基础宋代立国推行厚待官吏的政策,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到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物质条件。

(5)、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6)、黄苏《蓼园词选》:词旨倩丽,句句慰贴,匠心独造,不愧清新之目。

(7)、宋词宛如一条河,从一千年前流到我们面前,将他们的慷概激昂、悲欢离合,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8)、第64名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元干

(9)、第16名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1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1)、第39名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12)、贺铸一生不得志,却与妻子伉俪情深。妻子去世后,词人故地重游,悲从中来,想起了过去妻子为自己夜晚挑灯补衣的情景,写下了这首哀婉凄绝的悼亡词。

(13)、在形式上,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这些就是唐诗的基本形式。词,则是诗歌的一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且音乐性是词的本质属性。宋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14)、第31名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

(15)、诗词丨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16)、这也是一篇旧作。前年冬天,看完了顾诚先生的《南明史》,里面有大量篇幅记载了关于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如何走上反清复明道路,郑成功如何收复、开发台湾,以及清政府如何实行“沿海迁界”等史实。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那段历史,我特地登临古寨,有感于而发写下的。

(1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8)、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9)、✎ 这是一首与情人依依惜别的词作。全词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20)、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3、宋词取名女孩名字

(1)、各种劳什子鉴赏辞典,算是比较後悔买的书了。废话太多,不推荐。

(2)、婉约派风格: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3)、词中大力渲染满城灯火、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句,突出地表现了“那人”的与众不同的性格。从作者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理想来看,这正是他的自况。

(4)、此咏叹离别词,从眼前景转入内心情。豪放中有沉着之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多少不忍念及的宛转深情,都融在人世无常的悲慨无奈中,深情而婉转。

(5)、第54名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6)、妻子去世十年,没有冲淡词人心中的思念。这首词语浅情深,历来被称为悼亡词中的千古绝唱。

(7)、李清照这样形容思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明代杨慎评价:“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

(9)、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10)、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11)、「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望着流水,守着明月,你是否也曾在某个月夜,深深的思念过一个人呢?心变的柔软颤栗,只因你的身影无处不在。

(12)、“壮年听雨客舟上,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当我们慢慢长大,就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有了奔波。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如此,从踏出校门的那一刻,车、房、结婚、生子、立业等压力接踵而来。江阔云低,风雨欲来,可路还要向前。西风紧但亦是征途。在我们的词境里,秋凉时节,也是大雁南飞之时,而在现实面前,我们却时常感觉只是那只掉了队的孤雁,在西风中无望、迷茫。

(13)、第14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14)、第21名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15)、✎《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秦观被贬谪时所作,他的内心极度哀伤和郁闷,精工的语言背后藏着他深深的悲伤。苏轼极爱最后两句。

(16)、此词通过听雨一事,概括了作者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写作者年少时只知追欢逐笑,无忧无虑,壮年时过着离乱生活,易于触景伤怀;到了晚年,因经受了亡国的巨大痛楚,感情变得麻木,反而不再多愁善感了。经典的宋词有哪些○苏幕遮--范仲淹

(17)、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曾占领扬州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史书上记载,孝宗乾道六年(1170)江淮东路的农田,荒芜四十万亩以上。1176年姜夔路过扬州,仍是一片劫后的萧条景象。他在此词里描绘了这种惨状,以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揭露了金统治者的暴行。但由于过于渲染战争的后果,怀念过去的风月繁华,情绪比较低沉。

(18)、豪放派风格: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

(19)、第84名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20)、刘过的这首《沁园春》是受了辛弃疾的直接影响,以问答语入词,并且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全篇想象大胆,构思奇特,写得生动活泼,富有风趣,使人读后兴味盎然。词中写了三位古代诗人的对话,都是融化他们的诗句,符合各人的性格及爱好,也显示出作者的匠心。

4、宋词经典50首

(1)、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2)、宋词和宋画似乎是一对有情人,当宋词遇上宋画小品,一个婉约与豪放兼具,一个含蓄与清丽并存,当他们相遇,原来如此绝配!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第50名 《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辛弃疾

(5)、✎“燕”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们多有引用,而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通篇没有“燕”字,却处处使人看到燕的动作、形态、情韵,手法之工,令人叫绝。

(6)、第48名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陈与义

(7)、第82名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吴文英

(8)、✎ 有人评价贺铸,一首《青玉案》,倾倒一世人。

(9)、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10)、最惆怅的等待: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1)、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12)、这首听雨的词,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确实值得品味,称得上绝美,甚至很多人感慨读了这首词,再也不敢一个人听雨。一起来看看。

(13)、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14)、比如,为什么词这种文学形式会在宋代爆发?答案可能会惊讶到你:因为宋朝太有钱了。优秀的经济水平催生出了高度发达的娱乐业,娱乐业的巨大商机催生出海量的歌舞艺人,宋词自然应运而生。

(15)、词的一个种类,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

(1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杨慎《词品》:“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18)、中秋之夜,本应该合家团圆,苏轼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独自孤身一人赏月。世道险恶,人生短促,小人当道,诗人不能回到京城,只能把盏凄然北望。苏轼的一生,大半时间在被贬的路上,幸亏,天生的才华,冲淡了他人生路上的不幸,留下了这许多美妙的诗篇。

(19)、它既能重现排山倒海般的波澜壮阔,令人畅快淋漓;也能描摹杏花春雨般的细腻婉约,令人柔肠寸断……

(20)、第80名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欧阳修

5、宋词经典10首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忆江南、捣练子、忆王孙、调笑令、如梦令、长相思、相见欢、醉太平、生查子、昭君怨、点绛唇、菩萨蛮、卜算子、减字木兰花、丑奴儿、谒金门、诉衷情、好事近、忆秦娥、更漏子、荆州亭、清平乐、摊破浣溪沙、桃源忆故人、河传、祝英台近、潇湘夜雨、满江红、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烛影摇红、暗香、瑶台聚八仙、换巢鸾凤、念奴娇、东风第一枝、南浦、薄幸、疏影、沁园春、摸鱼儿、贺新郎、春风袅娜、多丽……

(3)、似乎在宋词中,所有的事物和情感都可以用美妙的语言来表达。

(4)、✎ 这是北宋词中名篇之也是张先享誉之作。“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下字精美,意境高妙,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内容上,唐诗所书写的对象要宽广一些,也更清新一些。宋词的词人们则反复呻吟着相同的主题和情调,都是些什么歌妓、庭院、宵会,宋词太和生活靠近,而生活的太多杂碎之事是不容易入诗的。

(6)、天才词家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被仁宗皇帝黜落,从此改变了一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一生流浪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成为后人敬仰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7)、词分小令、中调和长调,是以字数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下(含58字)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字数最长好像是240字。词的用韵一般都用“词林正韵”(也有用中华新韵或其他韵书的),用韵比诗复杂。但限制没有诗那么严,由于词韵实际上是诗韵的合并,所以韵脚可供选择的字比诗韵要多得多。且词是长短句(诗余),写起来往往比诗更顺手。词的用韵,就整体看,大约有下列类型:平体韵、仄体韵、平仄韵转换体、平仄韵通押体、平仄韵间押体、暗韵。具体一首诗,用韵有密有疏。一首词疏韵韵脚字少,可能好写点。如果写诗已经熟练了,再写词,建议先从写《鹧鸪天》入手,因为此调实由两首仄起平韵七言绝句组成,唯下片开首改成两三字句而已。上片三四句对仗,下片两三字句可对仗。

(8)、今夕一别,一别永年。我们从此天各一方,谁知下次相见,究竟是深夜的梦里,还是桃花盛开的二月?「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悔。」这仿佛穿越时空的爱恋,只令人柔肠百结。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1)、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12)、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13)、自古以来,多情之人最伤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如何能经受的了。谁知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唯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14)、「纤薄的云彩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的银河今夜悄悄渡过。即使仅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片刻,也胜过尘世间,那无数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15)、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

(16)、第72名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17)、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宋词泛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也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8)、此后陆游辗转江淮川蜀,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对唐琬的深深眷恋。67岁时,陆游重游沈园,再次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破壁,无限悲凉感慨中,再次提诗:

(19)、「在绿杨逶迤芳草萋萋的长亭路边,你竟轻易地离我而去。楼头的五更钟声敲醒我的残梦,离愁就如枝下落英暮春的细雨。

(20)、清·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

(1)、王国维《人间词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