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111句诚信故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选好句

时间:2023-10-31 00:49:47

诚信的故事文言文 1、诚信的故事文言文形式 (1)、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

诚信的故事文言文

1、诚信的故事文言文形式

(1)、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宣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

(2)、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3)、程济,陕西朝邑人,少与同窗高翔言志,翔言:“愿为忠臣。”济曰:“愿为智士。”建文初,济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明年果反,人皆信服。建文特升为翰林院编修。北兵素悍,南兵节节败退。

(4)、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5)、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

(7)、但古文功底扎实的同学,试一试也未尝不可,毕竟文言行文,能第一时间吸引住阅卷老师。

(8)、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9)、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10)、高年段老师带着孩子们阅读和朗诵诚信主题古文。进行汇报展示时,各班形式多样,有的表演故事,有的吟诵古文,有的自动分组表演诵读,有的演讲……无论何种方式,都传递着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实践效果。

(11)、曩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2)、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13)、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14)、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6)、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异,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

(17)、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18)、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19)、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20)、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2、诚信故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2)、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3)、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4)、  《刺客传奇——文言阅读》课程基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课程精选了各种古籍中的刺客、豪侠的事迹。从正史《史记》《汉书》到杂史《左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再到道家典籍《列子》及各类志怪传奇故事《搜神记》《传奇》《太平广记》等,几乎囊括了历史上著名的刺客、豪侠和流传千古的名剑。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刺杀故事,涉及大义、诚信、忠勇、爱情等话题,所选材料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

(5)、我们这种生物人意义上的人类将消失,并且不需经过机器人和人类的大战。然而,与一切进化相同,人类的一些优点也将传给他们,这中间一定包括大规模合作的能力和它所必需的诚信文化。

(6)、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7)、狂哉太白仙,悲也李青莲。长安肆中识尔面,当涂江心慕君颜。玉柱烟鬓雏凤眼,剑眉入云天。颀身腰悬剑,舞影自翩跹。敢以斗酒诗百篇,自称酒中仙。

(8)、诚实不欺,即与人与己均不欺。与人不欺,始有信任与尊重,行事方有效可言;与己不欺,始能表里如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不可外貌诈作好恶而内心实不好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外表上假装表现出来的喜好、厌恶和内心真实的喜好、厌恶不符合)。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倡导人们“慎独”自律,其本质就是在任何状态下,都应诚实无欺,不仅要求人们消除欺骗他人的行为,而且要求人们消除欺骗他人的念头。

(9)、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10)、艾子到郊外出游,两个弟子跟着他,一个名字叫“通”,另一个名字叫“执”。

(11)、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12)、●技巧|写作突出这“五个亮点”,不愁作文得高分!

(13)、译文: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1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15)、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16)、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之后,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

(17)、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18)、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19)、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20)、   《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以下是译文)

3、诚信的故事文言文名字

(1)、人类能依靠想象的现实,迅速调整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不再遵守“只有改变基因才能改变才有行为”这个规则的限制。这就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受基因改变缓慢的的阻碍。走上这条快速演化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在“文化演化”中,虽然人类的基因和环境都没有改变,但人类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通过文化的形式传给下一代。

(2)、朋友的儿子不愿平白无故地接受这千金之资,便说:“家父生前从未对我提及这件事情。蔡林听了,笑了笑说:“字据在我心里,不在纸上,这是因为你父亲了解我的缘故,所以他没告诉你。

(3)、点评: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4)、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

(5)、兄弟俩争执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诉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他们都同意了。

(6)、《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7)、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8)、在每个历史时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总有一些人靠不诚信的欺诈获利,诚信者的遭遇艰难。但是诚信毕竟是人类的主流,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维持住了大规模合作的能力,才在继续进化。

(9)、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10)、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11)、忽然之间又想起了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当年这篇以文言文表达,同样火遍中国教育界的文章,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从《赤兔之死》到《人民的名义》讲述的都是诚信为本的故事,其实我们中华大地,从古至今,从不缺少与诚信有关的故事,古有商鞅立木为信,曾子杀猪,今有“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陈美丽替夫还债被网友评价为“中国最诚实守信的村妇”等等,诚信是最基本的原则,上至邦国建交,下至黎民生活,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之道。

(12)、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13)、本文所记载的事,发生在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秦国在实施新法令之前,立于南门,取信于民。新法实行后,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两件事说明了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14)、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15)、激烈的“捕猎与躲避”游戏推动动物迅速进化,塑造出了大批新物种。视网膜、尖牙、利爪、硬壳等器官出现,神经系统也迅速进化。

(16)、●写作指导|怎样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含范文)

(17)、人工智能人正在出现。这是一个新的人种,是机器和生物人的融合,拥有人类的某些感情,但是在大数据管理之下,缺少隐私,具有比人类强大得多的能力和长得多的生存时间。他们将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并将争夺宇宙中更大霸主的地位。

(18)、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出自:《周易·家人》 解释: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19)、曾子杀彘: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到集市去,就骗孩子好好在家呆着,等自己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回家后,曾子认为父母不能与小孩开玩笑,说话不算话,就真的杀了猪,煮了猪肉给儿子吃。

(20)、译文: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

4、诚信的故事文言文可以免费复制

(1)、点评:人活在世上,到底该不该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如何变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

(3)、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4)、《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吗?它又有怎样的寓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子杀猪的故事及寓意吧!

(5)、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6)、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7)、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8)、余尝客九江,舟行适合当涂。其间有太白酒楼者,遂乃登临。但寒流清泚,远山憔悴;风烟掩抑,支离草际。则太白坠舟之地也。江水泱泱,名流迹往;其高才品性,故老遗闻,多能道者。又读太白文字,虽作世道茫然,终为抔土,而率性净直,不知悲观语,真仙人矣!嗟乎!万物不得其恒,能于得志而保其洁,失意而终其志者,复古至今,而又有几人能像谪仙之流欤?往虽必然,可谢后人,遂歌以吊之。

(9)、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诚信和不诚信两种文化缠斗的历史。

(11)、在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12)、老者听了很生气,不给他喝的。执只好回去告诉艾子。艾子说:“执不懂变通,还是通去吧。”

(13)、守信行诺,意义上与真诚待人类似,但其主要强调行动方面,可以理解为“践约”。例如“言必信,行必果。”讲的就是“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这样一个道理。

(14)、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给他儿子杀猪吃,他的妻子说:“我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15)、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16)、启示:国家要富强,国君就要率先垂范,信守承诺,践行约定。

(17)、   课程开设过程中,学生围绕所选话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古文,查资料,做翻译,写读后感……积极参与其中,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文言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18)、通见了老者,老者又像问执那样问他。通说:“这是‘直’‘八’两个字。”老者很高兴,把家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拿出来给了他。

(19)、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20)、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期行》

5、诚信的故事文言文摘抄

(1)、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2)、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3)、从此,他打击豪强,那些豪强没有不心惊胆战的。京城里称他为“卧虎”,歌颂说:“桴鼓不鸣董少平。”

(4)、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商鞅》

(5)、启示:知恩图报,言出必行,才能取得成功,赢得敬重。

(6)、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7)、伯乐的《相马经》上有这样描述千里马的话:“额头高高隆起,双眼像铜钱一样又大又圆,蹄子又大又端正。”

(8)、还有人说:“诚信就是借东西要还,这样别人还会再借给您”。

(9)、两百万年前,因为基因突变,让“直立人”这个物种出现。他们发展出新的石器技术,现在公认为是他们的定义特征。在进一步的基因改变前,他们的石器维持了两百万年不变。

(10)、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11)、当门德尔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尔兹》这支曲子时,女王倍加赞赏,说:"单凭这一支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

(12)、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他们站在旁边袖手旁观,商人淹死了。

(13)、在《论语》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不诚信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就像一辆车,关键接榫的地方都没有连接好,这车怎么能走起来呢?

(14)、⑵女还:你回去吧。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15)、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

(16)、天何如之苍苍兮,乘大鹏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潇洒兮,望环佩之陆离。其心也不悔兮,岂在乎功利。终其生于黄土兮,历万世而自然。成其名于后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禄高官兮济世,虽富贵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梦兮,谪仙死而谁涕。

(17)、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事情办完后,各儿童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

(18)、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19)、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20)、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2)、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4)、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5)、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6)、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就应给钱。”

(7)、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施行。

(8)、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9)、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10)、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11)、这里从达尔文进化论说起。地球上的物种起源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过程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两个车轮的缓慢滚动逐渐实现的。

|| 相关文章